Jump to content

About Taipei 3: History/zh-hant

Wikimania 2007 Taipei :: a Globe in Accord
關於台北   地理   歷史   景點   宗教   美食   逛街   大眾傳播   博物館    

台北歷史

台北之名始見於康熙末、雍正初;它所代表的地區一直有變動,直至日治時期之大正九年(1920年),台北市之名稱才正式出現。

現時台北市之地最早為原住民平埔族群的生活地。西班牙和荷蘭人統治時期鄭氏王朝清領初期,台北一直是荒蕪之地。1709年泉州人合股成立陳賴章墾號,首開開墾台北風氣之先。其後的17世紀,泉州人、漳州人等移民陸續遷移導致移民各族群自身之間以及移民與原住民之間的各種齟齬和融合。

隨著人口的發展,商業與淡水河流域的物產貿易開始興起。艋舺(今 萬華)與大稻埕先後成為重要貿易據點。此後在艋舺與大稻埕間的田野地興建之台北府城成為台北之行政中心。1885年台灣建省。鐵路、郵電、道路等基礎建設開展,行政機關設置於府城內,台北市的雛形至此已初步建立。1894年,台灣省會移至台北,台北從此逐漸成為台灣的政治中心。

日治時期,社會、内政制度,文化陸續發展。台灣總督府成為日本統治台灣的政治中心,直到1919年台灣總督府新廳舍(今中華民國總統府)落成為止。經濟上,糖業發展顯著。内政方面,吸食鴉片纏足辮髮的習慣被清除。交通運輸與基建方面,自基隆高雄縱貫線全線貫通、嘉南大圳與數間發電所的建成。市區改正等都市發展計劃陸續展開。文化方面,理蕃政策皇民化運動導致不同程度的齟齬和融合。抗日運動由開始時的武力抗爭維持並轉變為後期的社會運動。1930年的霧社事件是日本統治台灣期間一次激烈的台灣人直接反抗行動。布袋戲和鼓吹本地和平民化的台灣話文論戰因而改變或敗退。

日本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後,中華民國政府在當時的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舉行受降儀式,日治時期結束。

1940年代國府撤退來台所帶來的200萬軍民及1960年代眾多中南部民眾北上求學、工作的風潮,使台北市的人口快速增加。過去在美援的挹注下,道路、住宅社區、學校等公共設施的新建工程也開始逐步進行;城市的已開發區域原先集中於舊市區西側,自1960年代末期起,也開始向東邊的大片田野地拓展。1970年代1980年代為台北市的高度發展期,城市的商業重心也從此時開始逐漸向東移至東區,西區相對顯現出發展衰退的態勢;伴隨高度發展而來的是交通量的激增,最終造成嚴重的交通問題。1990年代之後,市區鐵路地下化快速道路捷運公車專用道等交通建設陸續完成,相當程度地紓解了交通上的壓力;信義計畫區開始快速發展,市政府與市議會亦遷至該地;原本漸趨沒落的西區, 西門町、大稻埕等地帶也開始進行局部改造、更新計畫。不過,如何兼顧傳統社區或商圈的整建,與原有特色的保留,仍是一大課題。